門診中的預檢分診,是戰“疫”期間醫院的“前沿陣地”和“第一個哨所”?;颊哌M入醫院后,要經過哪些環節的診療?這些環節中的醫護人員,工作狀態與平時有什么不同?近日,臨報融媒記者來到臨沂市人民醫院東醫療區門急診辦公室和發熱門診,實地采訪了預檢分診目前的情況。
預檢分診是疫情的第一哨所
門急診大廳的中央,設立了預檢分診處,兩位護士一組在值班。記者看到,一位年輕的女性就診者來到這里。護士為她測量體溫,另一位護士邊詢問邊錄入身份證等信息,讓就診者掃描行程查詢助手二維碼等等。就診者簽字前,進行了手部消毒,簽字后再次進行消毒。
東醫療區門急診辦公室主任徐靜,此時過來檢查預檢分診工作。據她介紹,經過嚴格的預檢分診、流行病學調查,才能分流到相關門診,而如果是發熱、呼吸道癥狀就診者或有疫區出入史者,就進一步到發熱門診做相關檢查。她介紹,門診大廳的預檢分診崗位是7名人員一組,她們自從新冠肺炎疫情一開始就成組并一直配合工作到今天,彼此也很熟悉了。
徐靜說:“我們門診大廳預檢分診門診就相當于第一哨所。當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每天早上7:30點到崗到位,不知不覺就忙到了下班,過多的說話,嗓子都喊啞了,一位就診者的十幾項內容都要認真細致地對待?!?/p>
記者隨著就診者,來到門急診大樓發熱門診看到,入口處有一個工作臺,也是預檢分診,兩位護士正在值班。
當天中午,一位年輕護士在值班,她是自愿報名加入到發熱門診的。記者看到,她先是對就診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再次測量體溫后建檔立卡,然后帶他進入里面門診去看醫生。根據醫生的初步診斷,做完相關的檢查,才能離開發熱門診。
因為工作需要,預檢分診的護士們國慶、中秋小長假都需要值班。對此,大家表示這是工作需要,既然選擇了做護士,又在預檢分診這個工作臺,就無怨無悔。相比年初疫情高發的時候,現在工作強度已經小多了。護士唐鳳俊說,自己怎么也忘不了在封閉的防護服下,流下的汗水和呼出的水汽常常模糊了護目鏡;三級防護使每人都體驗了缺氧、呼吸困難,更不說面部、耳廓的壓痕,手部的濕疹、老繭、指甲破損等;在這種情況下,每一位預檢分診人員都面臨著體力和心理的雙重考驗。
當記者表示敬佩的時候,唐鳳俊不好意思地表示,其實她不是最辛苦的,因為她年輕體力好點,預檢分診團隊里的夏宗娟還有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同事們付出更多,“疫情之初,夏姐就把孩子送到東北老家了,加入到發熱門診預檢分診,臉上都起了濕疹,一天下來,摘下護目鏡都不敢照鏡子了,鏡子里都像是毀容了?!?/p>
疫情無情人有情 奉獻擔當牢記使命
徐靜表示,預檢分診整個團隊里既有像夏宗娟、唐鳳俊這些20多歲年輕一點的,也有馬寶潤、文向麗、張傳秀這些年齡都50歲左右的有經驗的,整個團隊實現了以老帶新,在疫情中戰斗力很強,也很有韌性。
但當記者詢問這個國慶中秋小長假她們是否休班的時候,徐靜說:“當然是不能全部休班了,醫院沒有小長假這一說,就像是中秋節當天,家遠的可以回去輪休一天,我們家近一點的就來值班。無論什么崗位都確保人員充足,個別情況只能休一個下午,把早上高峰就診時間的工作做好,嚴把關口,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p>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這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太多的人在默默付出,在“小家”和“大家”之間做出了取舍。國慶中秋小長假他們不休息,是為了大家能休息得更好,能更放心地享受天倫之樂。
“疫情無情人有情,奉獻擔當牢記使命”,在這場與新冠病毒較量的硬仗中,臨醫人的勇敢與擔當令人肅然起敬。
臨報融媒記者江巖 依璐 建峰 通訊員楊學嶺 楊慧慧
來源:瑯琊新聞網 原創 編輯:劉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