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一名普通黨員,一位用擔當和奉獻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履職盡責的“老黃?!?/span>。他參加工作16年,一直堅守在城鄉規劃審批管理崗位,他勇于擔當,樂于奉獻,日復一日做好平常事。
近年來,臨沂城市發展迅速,開發建設量與日俱增,每年大大小小項目300多個,王金龍所在科室的工作量也在不斷翻倍。特別是2019年1月,因機構調整,科里兩名業務骨干被抽調到市行政審批局以后,全部的規劃審查工作都壓到了王金龍一個人身上。所以,在單位,王金龍的一天常常是這樣的:早上一到單位,就開始不斷的跟建設單位溝通項目方案審查和進展情況,期間還要不停的接待咨詢規劃的市民,一直要忙到下午下班,他才能騰出時間整理項目資料。在王金龍這里,項目再多,能當天審完的絕不過夜,能今天反饋意見的絕不會留到明天。
喝下一小杯水可能就是幾秒鐘的時間,王金龍卻總是和他們失約,往往是早早到了辦公室,倒上一杯水,一直要忙到中午才能喝進嘴。
同事、朋友們都說,“你們科室就剩下你一個老規劃,大活小活都是你的,每天加班加點、累死累活,差不多就行了?!笨赏踅瘕埿睦锩靼?,城鄉規劃管理工作責任大,作為一名規劃人、一名黨員,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用擔當和堅守為城市建設發展服好務。
其實工作量大只是一個方面,建設用地規劃的工作涉及面廣,專業要求高,政策性強。不僅要落實好上位規劃,更要維護好公眾利益。
2019年12月,王金龍接到國家公路物資儲備中心的選址任務,這是國家投資的重點建設項目,要求6月份必須開工建設。因省廳正在改革期間,沒有多證合一的上報平臺,如果按照正常的辦理流程,最快也要六個月。時間緊,任務重。王金龍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工作規劃,他先是與項目負責人聯系,主動制作了報件明白紙,又和蘭山區自然資源局對接,幫助建設單位確定了選址位置和用地范圍。
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難題,沒有平臺,規劃該往哪兒報。在王金龍這里,辦法總比困難多,沒有平臺他就主動與省廳聯系,通過與多個處室,幾十次的反復溝通協作,最終確定對原土地預審系統進行優化升級。這樣不僅大大節約了選址時間,也簡化了審批流程。2020年3月,這個項目按時市級初審并及時上報省廳,原本最快6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只用了短短不到4個月的時間。王金龍不僅創造了規劃審批的新速度,也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
通訊員 孫薇
來源:瑯琊新聞網 編輯:暮光